|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碧津渡古歌

碧津渡古歌

关键词:古歌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益阳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yyzx.ccoo.cn
  • 感谢 sundieg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767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七个八个天顶星, 三点两点石头露,
   一江烟雾不见人, 但听碧津争晓度。
  
   这是明末新化进士曾化西游益阳三台阁时,知县和益阳秀才们请他提的诗,写的就是碧津渡。今天,我们重读这首诗时,只感觉一种自然和谐的气息扑面而来,碧津渡,就象一首古老的歌,在天明星稀的晓雾中,安静而萌动着生命的气息,一切都是那么的恬静美丽。
  
   碧津渡的命名,还是来自三国时期关羽单刀会的传说,单刀会是中国一个广为知晓的故事,说的是三国时期鲁肃向刘备讨还荆州、在此与关羽相会的故事,因资江水清澈碧透,关羽坐在船上从北岸过来仆会,水中倒映出关羽青帽绿袍、赤面长髯的英雄形象,故此,此渡便被命名为碧津渡。其实,真正使碧津渡成为专业渡口和命名的原因,我们认为,还应该是鲁肃,因关羽单刀会过江之后,由于各种因素的结果,益阳归还给了东吴,并成为吴、蜀两国的前沿边境,而鲁肃也因此住进了益阳城区,但东吴的军队,也就是鲁肃的原部一万多人却仍然“屯兵陆口”(现考查证实为陆贾山和三里桥一带),鲁肃要经常视察部队,而部队也必须经常向鲁肃请示汇报,因此,北岸的鲁肃城就必须与南岸陆贾山的军营建立一个长期的联系通道,这个固定通道,就是碧津渡专业渡口的确定。不过,根据三国时期三个国家的领军人物都重视争取民心的状况来看,这还不应该是专用的军事渡口,而是一个军民共享的社会渡口。我们之所以认定为鲁肃命名,这是因为鲁肃对此渡口的使用频率和东吴下游人少见这样清澈碧透的江水而逻辑推理的,试想;无论是鲁肃看到水中倒映出关羽青帽绿袍、赤面长髯的英雄形象,还是鲁肃自身过江,在那稍得休息的片刻,手足濯着清澈见底的江水,所见所思,能不是“碧津渡”这样精确而又美丽的名字吗?
  
   然而,明末新化进士曾化西所写的碧津渡古歌,却并不是指碧津渡的这种古文化赋予的人文美,而是指它现实中的自然美,遥想在当时橹声咿呀的古碧津渡口,天还未亮,从城内的南门口把渡船摇出来,头顶上还闪烁着留恋忘返的几颗晨星,船火照在石头上发出宝石般的晶莹,在满江的雾气中把渡船摇向彼岸,虽然什么都看不见,但却能听到对岸隐约的争渡的说话声......这种静中有动的人文情景,确实是一幅实实在在的和谐而又富有生气的城郊风景图画,这,就是益阳人传诵千年的“碧津晓渡”。
  
   碧津渡的名字有1700年的历史,在古老的益阳城内,人们一直集中居住在资江的北岸,这就是取山南水北的“阳”气,益阳的名字也因此而来,而它的南岸,在过去古老的岁月里,却一直是一处未曾开发的处女地,也就是今天概念的郊区,正因为有这种城郊的差异,故此,便激发了这个城市的活力,郊区的人需到城市里来销售农产品和蔬菜,而城市则需要市场销售工艺品和文化产品,于是,各取所需,互通有无,形成了这种“碧津晓渡”相互争渡的热闹场景。曾有清初的安化举子李鉴这样写诗描述;
  
   烟锁绿柳津, 朝喧争渡人。
   舟师惯迎送, 莫讶往来频。
  
   需要说明的是;那时,益阳城内有船的人家很多,几乎每家都有船,据老益阳县志记载;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天国军进驻益阳,在短短的三天之内,便得到自愿捐助的船只1200余条。这对当时不足五千户人家的益阳城来讲,平均四家就捐出了一条船,并且,这些船都是可以闯洞庭湖下长江的大船,而小船和旧船则基本上留在资江河里,这就可见,当时资江河里的船只是如何的多和繁忙,过去的益阳资江,水乡的气息扑面而来。但是,尽管碧津渡有晓渡的繁忙景象,城内居民的船只也很多,可一千多年来,益阳的城区内却一直只有这一个专业的渡口,并且,这个渡口的顾客主要是郊区的农民,因农民不可能带船到资江来,我想;当时摆渡的也可能就是附近的农民,并且是日夜服务,当时,曾有一幅对子写在南岸等渡的亭柱上;浓荫蔽翳,碧水潆洄有声。扁舟如梭,撸声咿呀相和。从这副古老的对联中,我们可看到南岸堤边一望无涯绿柳浓荫,河中扁舟如梭,耳中听到橹声咿呀,渔歌互答的资江繁忙景象。
  
   但这种古老的、有着威尼斯水城般风光的碧津渡,在清朝的康、乾盛世期间,却因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建设进程的加快,再加上天下太平,百姓生活日渐富裕,于是,民俗礼仪也就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了,碧津渡在一千多年的摆度生涯中,除主要是接送农民进城外,还一个次要项目就是送葬到南岸的陆贾山埋葬,但由于城内的生活水平提高,送葬的规模日益扩大,有钱的富户人家已发展到32人抬的棺材,根据形势的发展,渡口不得不改为大船、而且上铺平板的渡船,再加上送死人上山有取佛教“大渡登极乐”的意思,也是清朝尊崇佛教的一种反映。于是,以船的规模和渡口的主要用途,叫了一千多年的“碧津渡”便改为了“大渡口”。但此时的大渡口还是碧津渡的老地方,即城内南门口直接对着茶亭街的陆贾山。
  
   真正改变大渡口面貌的则还是解放后1952年的事情了,那时,南岸已经发生了巨大的面目改变,再也不是人烟稀少的郊区和农村了,而是一座要取代北岸老市区的新兴城市,因此,在1952年改建码头时,依据市区西移的特点,将原渡口向上移了两百来米,1964年又进行扩建,两岸砌了宽四米、长五十余米的麻石梯阶,两边各修了一个可容百余人的侯船室,摇橹的木船也改为机帆船,数船穿梭,汽笛长鸣,涉江者更多,但再也无须象以前一样“争渡”了。
  
   但最终使这种渡口人文风景不再具有留念价值的只怕还是跨河大桥的建立,现代城市发展的步伐太快了,河流已不再是两岸往来的障碍,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资江一桥的落成之后,在二十几年之内,又陆续落成二桥和三桥,两岸已是陆地交通工具的通途,但是,许多老益阳人却还深深的怀念早时期的那种渡口风景,并由此而联想起那遥远的碧津渡,那满目的绿柳浓荫,那浆叶濯起的有规则的涟漪,那柔和的橹声咿呀......然而,现代城市发展的步伐的确太快了,我们无法留驻这美好的画页,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写下这篇故事,并把它长久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